? ? ? ? 1969年12月化學工業部北京醫藥工業研究院(天津藥物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單位之一)戰備搬遷到湖南邵陽,更名為湖南醫藥工業研究所,由在北京時的總參軍管改為由廣州軍區軍管。該所在1974年接受了中共湖南省委血防辦下達的科研任務,立即開展血吸蟲病治療藥物的研究。湖南和湖北兩省的醫藥工業研究所幾乎同時開展了同一個新藥硝硫氰胺的化學合成和廣譜抗血吸蟲病藥物實驗和臨床治療效果的研究。兩所于1975年完成合成研究(新藥代號“7505”)。湖南醫藥工業研究所安排徐嘉彥的團隊進行化學合成和制劑研究,安排劉昌孝的藥理和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團隊在湖南邵陽開展臨床前研究,并與湖南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在湖南岳陽的疫區進行病人治療,還參與湖北的協作研究工作。經過近三年的努力研究,臨床用于治療血吸蟲病,獲得很好的效果。藥代動力學研究由我國首個院所建立的藥代動力學實驗室承擔,是國內首個應用藥物代謝動力學進行新藥評價的項目,研究發現在消化道吸收較快,口服后2小時肝、血濃度達高峰,該藥在組織中濃度不大。生物利用度不很高,口服后60%未被吸收而從糞中排出,藥物吸收后由尿及膽汁排泄,部分在腸道重吸收,肝腸循環有的可達10余次。若連續多次給藥,有可能出現積蓄。所以初步建議臨床用藥是每天一次,最多連續用藥三天,但采用多少劑量能達到有效地殺滅血吸蟲成蟲及蟲卵,需要更多的治療機制的研究才能大面積推廣應用。
? ? ? ? 湖南醫藥工業研究所劉昌孝的團隊承擔低劑量短療程的動物試驗研究,組織進行藥效學和藥物動力學研究。為研究證實硝硫氰胺(7505)治療血吸蟲病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案,劉昌孝所領導的研究團隊,通過血吸蟲病傳染鏈來研究藥物治療,他研究了藥物在宿主血中濃度變化后,提出低劑量短療程的原則,根據硝硫氰胺(7505)動力學特點,雌雄蟲體合抱分離所需的濃度,提出低劑量、短療程、低費用的治療方案(每人每天用藥一次,連續3次,不需要住院治療,所需費用僅為0.3元),這無疑給當時以農民占主體的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隨后,在湖南、湖北和四川3省完成近百萬例病例的治療,節約了超億元的醫療費用。